目前分類:西藏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透過國航班機的監視螢幕,一條跑道漸漸從白霧浮現,在高原反應之前,我心跳已漸漸加速,天空並未出現想像的湛藍,仍是未睡醒的灰濛濛,地上未乾的積水透露著昨晚的夜雨,以為已經擺脫雨季的我開始有點小小的擔心,之後不會每天的天空都如此吧;下了飛機到了機場大廳內,與成都不同的涼氣隱約襲來,該換穿羽絨衣了。

與成都機場在海關查驗時不同,這回不用依照入藏證名單依序排隊,航警只是叫我們台灣的遊客稍微集合,看了入藏紙連台胞證都不想細看就放我們出去,而真實的西藏呈現在眼前,在停車場等待領隊時,回頭看到航廈用藏語及漢字寫成的拉薩兩個大字,我清醒了過來,我真的到拉薩了,心中有股莫名的激動。

1.jpg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藏北高原
離開日喀則往拉薩方向駛去,走的路與來時不同,這回全線都走在國道318上,相當的平順與舒適,離開日喀則不久來到一處山丘前,小楊說這是天葬台,西藏的喪葬方式有塔葬、天葬、崖葬、火葬、水葬、與土葬,塔葬只有達賴與班禪大師涅槃後可用,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最神聖的就是天葬,雖說是一般民眾,但以前因為所費不貲只有貴族可用,在我們看來天葬是相當不可思議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將大體運往天葬台,經由天葬師之手分解大體,最後讓禿鷲分食回歸自然,因為藏民相信人往生後靈魂與肉體完全沒了關連,而人從入世開始即不斷取用資源以生存,往生後靈魂回歸天,而軀殼回歸大地是很自然的事情,這種對生死的認知與泰然是我們無法理解的,而我們漢人認為安葬於黃土之下的方式,在西藏則是對罪惡之人不得翻身的懲罰埋葬,這又是一個很大的不同。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道318
離開日喀則的飯店後,九點半左右到了日喀則的公安局進行「報備」進入珠穆朗瑪地區的相關事宜,關於這件事,原本可以在昨天到達日喀則時辦裡,但適逢十一連假,這邊只在早上受理,下午才能到達日喀則的我們只能等到早上九點半開始辦公後才能辦理,使得我們今天無法提早趕去珠峰大本營,晚上估計得10點以後才能到,不過這件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趙師傅不只一次抱怨日喀則地區辦事處的「任性」,並說像林芝當地的辦事處從來不耽誤遊客時間。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孜英雄
離開浪卡子線邊界的冰川,進入江孜並往市區移動,進入市區後可看見宗山上有一古堡,不是貴族的莊園,也不是宗教的殿堂,而是一段悲壯事件的遺址;1904年7月英軍第二次侵藏,雖然之前以七次阻擋英軍入侵,但以藏民的土火槍、大刀、弓箭及投石器等傳統兵器終究難抵英軍的現代化兵器,在困守古堡3天已彈盡糧絕,英軍占領宗山後,肉搏不敵的數百將士跳崖自盡,為近代西藏抗擊外國侵略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鬥畫下悲歌的句點,2004年百年紀念時將宗山前廣場命名為「英雄廣場」,立有英雄碑一座,紀念這碧血先烈,午後兩點的豔陽晴空下,心卻涼了起來。
01.jpg  

十萬佛塔
與宗山古堡相對望的是江孜白居寺,但因為今天舟車勞頓,身體有些不適,加上近日佛寺連發而我又非虔誠信徒便沒進去參觀,不過從外圍望去白居寺的外觀相當有特色,從正門向兩側延伸的城牆,各自轉彎後沿著山坡而上,有如長城之勢;而內部主要代表建築的吉祥多門塔也是西藏景點介紹的常客,多角形的底座上是白色的塔身,往上是藍色妝點的金頂,據說底部的多角型每個角都是一間間的小房間供奉著佛塔,故有十萬佛塔之稱,其實事後有點後悔沒入參觀,但當時只想靜靜休息,在寺外閒逛的時候,寺外是相當傳統的藏式民居,在這個陽光普照的午後相當安靜,只有牛隻靜靜的吃著主人準備的牧草飼料,腳步輕快的狗,與幾個追逐嬉戲的孩童,我也發現了傳說中的藏式民居特點─牛糞牆,牛糞像一個個大餅貼在牆上風乾,因為高原沒有喬木或灌木植物,所以檢柴是不可行的,牛糞便成了重要的燃料,千外別嫌棄,寒風刺骨的時候絕對是不可或缺啊。
06.jpg  04.jpg  03.jpg 07.jpg        
(右圖後方牆上一塊塊就是傳說的「燃料餅」)

日喀則前的迷途
離開江孜終於要前往今日的終點日喀則,卻在要進城前被道路施工給打亂,這邊不得不說這公路行政單位的行事風格相當有個性,西藏郊區很多道路不是唯一就是唯二,但他們鋪路卻不開放單線通車,也沒有替代道路的指示,一句「不能通行,往那走」指著遠方不知去哪的土路就結束了,顛頗已不足以形容路況,不時出現的巨大水坑,讓我覺得能把中巴開在吉普車路上的趙師傅開車技術相當了得,佩服不以,但開到路中間時出現叉路也沒有路標頓時卡關,連一旁的藏民汽車也跟我們一起迷失,後來幸虧遇到軍警單位的人開車帶路才到了日喀則。


班禪大師駐錫地
札什倫布寺為日喀則地區最大寺院,同時也為黃教六大寺之一,15世紀由宗喀巴大師弟子,也是後來的一世達賴根墩珠巴所建,不過後來卻是成為班禪大師的駐錫地,四世班禪開始便一直到現在,所以寺院內的一大重點就是歷代班禪的靈塔,共有8座,文革時期,五至九世班禪靈塔祀殿被毀。後來十世班禪大師為 五至九世班禪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靈塔殿。四世班禪的靈塔,在七十年代重建在原五世班禪的靈殿裡。一至三世班禪的靈塔祀殿沒有修建在紮什倫布寺,而是在其他當時班禪擔任住持的寺院中;而札什倫布寺的另一大重點便是強巴佛殿,由九世班禪建於1910年代初期,佛像高26.2公尺,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銅塑佛像,當時由110個工匠,花費4年時間,耗黃金6700兩、黃銅23萬多斤,相當驚人,在30公尺高的佛殿中更顯得佛像的巨大,是遊人對此寺印象最深之處。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潔的碧藍
天未破曉時離開拉薩,前往3~400公里之外的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途中的第一站就是羊卓雍錯,藏語將湖稱為「措」,整個名字的意思為「上部牧場的碧綠之湖」,面積達六百多平方公里,有我家鄉桃園縣的一半大,是西藏的第五大湖,與「納木措」及「瑪旁雍措」並稱三大聖湖;登上4990公尺的岡巴拉山,由於西藏日出的晚,八點半時的岡巴拉山看起來像是台灣的六點半,天空尚未被陽光打開,大地被濃霧鎖住,映入眼簾的是與明信片很不一樣的羊湖,沒有藍天白雲碧水,只有深鎖迷霧中的若隱若現的一抹淡藍,心跟曝露在外的臉與手一樣寒,難得一來我卻不能在此一睹羊湖的全貌,怎能不黯然心傷,天空還很應景的下起了細微的冰雹,此時我注意力轉到附近的幾隻黑狗上,這邊的黑狗都長著類似藏獒的厚毛,性情溫和,模樣也煞是可愛,同行的梁師傅拿出點心餵這些在寒風中的可愛朋友,牠們仰望點心的神情真讓人瞬間心軟,也暖了我看不清羊湖的心。

 01.jpg 03.jpg  
順著岡巴拉山蜿蜒的公路向下,羊湖的身影越見清晰,在地平線與湖面一般高的時候,下車往湖邊走去,眼前所見一掃數分鐘前的陰霾,天空的霧幕雖然只開了一點,卻已破除了天藍才有水藍的刻板印象,平靜如鏡的湖水呈現聖潔的碧藍,遠方雪山頂泛著朝陽的金光,藏民歌中唱到:「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雖然遺憾若是再晚兩個小時到來就出會看到明信片上的美景,但此刻看著甦醒的湖光山色,碰觸那湖水的冷冽,在站4441公尺高的湖邊,此刻感受到的無法言喻的靈動與寧靜,已然足夠。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門中的辯才無礙
色拉寺位於拉薩北側山坡上,從大門口的廣場背對門口望去,整齊的雪山連峰在藍天白雲下,又成就了衣服能放在月曆的畫面,雖然在拉薩像不同方向遠望常常能看到雪山,但每次看到還是不由得為那美麗讚嘆一下;色拉寺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廟中的格局與廳堂安排與哲蚌寺類似,所以就沒有一一參觀,不過有兩項為參觀重點,一為馬頭明王,一為西藏最大規模的辯經活動;馬頭明王的人氣從看不到起始與終點的排隊人潮可以明白,而辯經活動開始在即,我只好打消排隊的念頭,專心等待下午三點開始的辯經。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搭上旅行巴士到了哲蚌寺,昨日在拉薩市中心發現其實這邊可以做公交來,心中一直為了在西藏不能自由自助而有些惋惜,但到了哲蚌寺的售票口,發現寺院本體還在上方砂石荒山上,突然覺得如果搭公交到售票口下再步行到到寺院,可能會因為氧氣不足而消耗大量的體力,上去可能就沒興致參觀了;要進入寺院門口時,有個小女孩正坐在牆上大聲朗誦書本的內容,我想起小時候在緬甸看到表弟們也是這樣念書,不禁覺得可愛又懷念。
01.jpg  
到了寺院門口,有一個白色石爐不斷升起裊裊煙霧,在西藏每個寺院甚至民宅中都可看到,而旁邊有一藏族婦人販賣著一捆捆上面覆有糌粑粉的樹枝,來參拜的人都會買一把送進爐子燒,這樣的程序叫作「煨桑」,藏語的意思是「食味」,據說是神靈不食人間煙火,聞到桑煙香味便會下凡赴宴,給神靈以美味,給自己以精神解脫,我沒抱著那麼大的期許,但也入境隨俗的體驗了一下。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完飯後往大昭寺移動,在售票口左邊的廣場有許多信徒不斷臥地磕頭,足見這座寺院的神聖;傳說文成公主嫁來吐蕃之時,曾說西藏地形像一個仰臥的魔女,而大昭寺原址是座湖泊,恰為魔女的心臟位置,必須要填湖建寺才能消災驅魔,於是藏王松贊干布便下令填湖建廟,並動用成群的白羊來協助運輸裝土。藏語稱山羊為"惹 RA",稱土為"薩 SA",為了紀念白羊運土的功勞,於是將這建起來的寺廟稱為"惹薩 RASA",後來因是"釋迦牟尼的佛堂"而取名為大昭寺,而惹薩便演化成為這城市的名字-「拉薩 LASA」。(LA是佛的意思)

25.jpg 26.jpg 27.jpg        

[魔女圖參照下方連結]
http://www.kangka.net/upload/2013/07/cdbf6c81800a19d8...1133fa828ba61e461e.jpg

經過進入大昭寺後首先在中庭看了大致的建築形式及吉祥八寶的圖騰,並拍了照,因為接下來又是不能拍照的區域,但通常這種區域可看的東西最多;進入主殿,是瀰漫酥油燈煙霧與氣味,昏暗的主色是紅色與酥油燈火,壁畫與佛像則環繞四周方制的口字型迴廊,信徒及遊客均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而這裡面最為重要的就是那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相傳是佛祖出家後,由於尼泊爾父王及母后相當思念悉達多,就塑造了8歲、12歲及24歲三尊等身金像,8歲金像隨尼泊爾尺尊公主來到拉薩,但文革期間有所損壞;12歲金像隨唐朝文成公主來到拉薩,24歲金像因某些原因沉入海中無法覓得,所以這尊12歲金像才如此珍貴,許多信徒不辭千里瞌長頭,冒著生命危險來此就是認為見到此尊金像如見佛祖本人,所以大昭寺在佛教徒心中視至高無上的神聖,而我能輕鬆的來到此處深感榮幸,就連帽子在此不小心被人群擠掉的唐哥都半開玩笑得說他的帽子能落在此地,也算是他的最大福報。
28.jpg 28a.jpg 28b.jpg 28c.jpg      
除了12等身釋迦牟尼金像外,大昭寺還有很多個殿堂,自己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祖孫三法王殿,也就是是藏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位藏王在位時為吐蕃的鼎盛時期,在他們大力扶持下佛教得以傳入吐蕃,並在此繁榮。另外就是宗喀巴大師與其八大弟子殿,宗喀巴大師是參觀佛寺最常看到的大師尊像,主要是因為他在葛舉及薩迦派當權的時代,發現佛教在戒律及本質有頹敗之勢,進行宗教改革成立格魯派,因此派僧人頭戴黃帽,也稱黃教; 140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在拉薩大昭寺主持召開了規模盛大的祈願大法會(即傳召大法會),使他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一世班禪克珠杰和一世達賴根敦朱巴,都是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也是宗喀巴在藏傳佛教的地位如此崇高的原因。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前一天已經自行先來瞻仰布達拉宮,今天一早來到東牆參觀入口排隊等候進入對於建築本身以沒有昨日的激動之情,但由於十一連假加上布達拉宮的名氣造成的結果,參觀人潮倒是令我十分驚訝,但顯然不只我沒避開十一連假,許多西方的遊客也是,無外乎預約10:50開始參觀的我們,九點半就在這等待。在每年五月到十月的旅遊旺季,因為每日有參觀人數的限制,參觀布達拉需要前一天先得到預約購票券(可以自己來排或是花100RMB請人代購,由於時間因數我選了後者),上面會明定開始參觀的時間,必須要準時抵達驗票口開始驗票,而更刺激的是驗票口不是我現在排隊等待的這個,需要登上白色外牆那從遠處就清晰可見的之字階梯才能到達,而來到高原正好滿一天的我們開始要驗證在高原登高的反應了,而且有時間的限制。

04.jpg  

進入之字路前會先經過布達拉宮體山丘下方的雪城,分布著原西藏政府噶廈的辦事機構,如法院、印經院和藏軍司令部等。此外還有作坊、馬廄、供水處、倉庫、監獄等宮廷輔助設施也都設在這裡,由外觀來看除了下方的雪城,布達拉宮本體主要分為白宮及紅宮,白宮為歷代達賴喇嘛起居、接見外賓的地方,紅宮則為各類佛殿、歷代達賴靈塔放置處,三個部分也呼應佛教三界,最下面雪城為對應世俗眾生的「欲界」,白宮及紅宮則是「色界」及「無色界」;而色彩也有代表意義,白色代表慈悲,紅色代表智慧及力量,為藏傳佛教修行的三個重點。

 05.jpg 06.jpg  

順著之字路而上來到一個廣場,面對著一棟下面屬於白宮,上面為紅宮的建築,而紅宮最上方層的部分可看到較深的紫紅色,那並非是泥石結構,而是用一種叫「白瑪草」的植物做成,目的是為了建築輕量化,減輕下方結構的負擔,同時透氣通風,同樣的結構在很多西藏寺院的紅牆建築上都可看到;入口處用黑色氂牛毛制簾幕覆蓋僅留一門大小出入,進去之後就是計時參觀的開始,這個廣場也是拍照的終點,之後的內容得靠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來體會與記錄。

   10.jpg 12.jpg 13.jpg 14.jpg   


西元七世紀33代藏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並遷都拉薩,在紅山上建立有一千個房間的布達拉宮,「布達拉」一字代表「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松贊干布本人也被藏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當時松贊干布希望藉由宗教的力量穩定西藏,所以開始宣揚佛教,而松贊干布也先後與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及唐朝的文成公主進行政治聯姻,他們的塑像被放在紅宮的法王殿中,法王殿(曲結哲布)和聖者殿(帕巴拉康)相傳都是吐蕃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原來的布達拉宮曾遭遇雷擊毀壞並在九世紀吐蕃王朝結束時荒廢失修,紅宮中有一處壁畫記錄著當時的布達拉宮,現在看到的宮殿則是十七世紀由五世達賴所復建;而五世達賴之所以能修建布達拉宮是因為借助蒙古貴族的力量再度統一西藏建立地方政府,政治中樞再度回到布達拉宮,並且為了穩固地方政權,五世達賴曾到北京會見清朝順治帝,獲得順治帝承認予以統治西藏的金印,確立了西藏的政教合一,這個故事紀錄在紅宮中的壁畫上,並從後世為其所建華美靈塔上可看出藏民對其貢獻的肯定與尊敬。

 17.jpg 18.jpg   

參觀完布達宮後,因為下午要參觀大昭寺,所以便到附近用餐,昨日的拉薩廚房依舊客滿,所以去了隔壁幾間的藏式餐館剛吉,生意也不錯,戶外陽台區可以俯瞰大昭寺並遠眺雪山景而座無虛席,所以我只好坐在室內區,餐的味道不錯,但是點菜及上菜太慢,數度示意服務員點菜,但都得到等一下的回應,一直去煩不同的服務員才得到點菜本自己手寫後交回,後來發現每個服務員只做一種工作,上菜一個人、送餐具一個人、點菜一個人、結帳一個人,難怪幾個服務員都一直叫我等一下,這種分工也太有趣了,但效率上相當不行。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尾聲

 

文章標籤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