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往大昭寺移動,在售票口左邊的廣場有許多信徒不斷臥地磕頭,足見這座寺院的神聖;傳說文成公主嫁來吐蕃之時,曾說西藏地形像一個仰臥的魔女,而大昭寺原址是座湖泊,恰為魔女的心臟位置,必須要填湖建寺才能消災驅魔,於是藏王松贊干布便下令填湖建廟,並動用成群的白羊來協助運輸裝土。藏語稱山羊為"惹 RA",稱土為"薩 SA",為了紀念白羊運土的功勞,於是將這建起來的寺廟稱為"惹薩 RASA",後來因是"釋迦牟尼的佛堂"而取名為大昭寺,而惹薩便演化成為這城市的名字-「拉薩 LASA」。(LA是佛的意思)

25.jpg 26.jpg 27.jpg        

[魔女圖參照下方連結]
http://www.kangka.net/upload/2013/07/cdbf6c81800a19d8...1133fa828ba61e461e.jpg

經過進入大昭寺後首先在中庭看了大致的建築形式及吉祥八寶的圖騰,並拍了照,因為接下來又是不能拍照的區域,但通常這種區域可看的東西最多;進入主殿,是瀰漫酥油燈煙霧與氣味,昏暗的主色是紅色與酥油燈火,壁畫與佛像則環繞四周方制的口字型迴廊,信徒及遊客均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而這裡面最為重要的就是那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相傳是佛祖出家後,由於尼泊爾父王及母后相當思念悉達多,就塑造了8歲、12歲及24歲三尊等身金像,8歲金像隨尼泊爾尺尊公主來到拉薩,但文革期間有所損壞;12歲金像隨唐朝文成公主來到拉薩,24歲金像因某些原因沉入海中無法覓得,所以這尊12歲金像才如此珍貴,許多信徒不辭千里瞌長頭,冒著生命危險來此就是認為見到此尊金像如見佛祖本人,所以大昭寺在佛教徒心中視至高無上的神聖,而我能輕鬆的來到此處深感榮幸,就連帽子在此不小心被人群擠掉的唐哥都半開玩笑得說他的帽子能落在此地,也算是他的最大福報。
28.jpg 28a.jpg 28b.jpg 28c.jpg      
除了12等身釋迦牟尼金像外,大昭寺還有很多個殿堂,自己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祖孫三法王殿,也就是是藏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位藏王在位時為吐蕃的鼎盛時期,在他們大力扶持下佛教得以傳入吐蕃,並在此繁榮。另外就是宗喀巴大師與其八大弟子殿,宗喀巴大師是參觀佛寺最常看到的大師尊像,主要是因為他在葛舉及薩迦派當權的時代,發現佛教在戒律及本質有頹敗之勢,進行宗教改革成立格魯派,因此派僧人頭戴黃帽,也稱黃教; 140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在拉薩大昭寺主持召開了規模盛大的祈願大法會(即傳召大法會),使他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一世班禪克珠杰和一世達賴根敦朱巴,都是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也是宗喀巴在藏傳佛教的地位如此崇高的原因。


參觀一樓的廳堂後登上大昭寺的二樓與三樓的平台,湛藍的天空下,大昭寺的金頂閃耀著,看著寺內寺外川流不息的人潮,以及聳立在3公里外的布達拉宮,當然也可以看到環抱拉薩的雪山,這裡是拉薩的中心,拉薩之名的起源,佛教至高無上的聖地。

36.jpg 34.jpg 35.jpg 37.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藏拉薩 大昭寺
    全站熱搜

    kenk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